星云的照片真美呀!这些色彩是真实的吗?
大家经常能在网上看到漂亮的星云照片,我们也经常会推送这种照片。有人不禁会问,照片上这么丰富而美丽的颜色,是真实的吗?
图1.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猎户座大星云核心区照片
(图片来源:NASA,ESA,Hubble Legacy Archive;后期处理:Francisco Javier Pobes Serrano)
我们知道,光学三原色为RGB(红绿蓝),它们通过不同比例混合,就能呈现出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那么,数码相机如何拍摄彩色照片呢?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其实只能感受到光信号的强弱,所以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的话,拍到的照片应该是黑白的。但是,在传感器前加入RGB滤镜(拜耳滤镜),传感器就知道红、绿、蓝三种光线的强度分别是多少了,再通过算法将这些信息混合,就得到了彩色照片。
天文摄影,如果直接使用彩色相机进行拍摄的话,得到的天体颜色,当然是真实的,这样的照片也叫真彩色照片。只不过,这些颜色信息特别暗弱,只能通过长时间曝光拍照呈现。如果肉眼直接通过望远镜观测一些暗弱的天体,基本上是不可能看到颜色的。
好一些的天文相机,以及科研级的天文相机,都是黑白的,要想拍摄彩色照片,需要在传感器前轮流使用特制的RGB滤光片分别拍摄不同颜色通道的照片,后期在电脑上进行复杂的处理,才能得到彩色照片。
还有一种彩色照片,叫做伪彩色照片。伪彩色照片是怎么来的?一开始是出于科研目的,有时候科学家对天体的真彩色不感兴趣,更关注某些元素发射的特定波段的发射线强弱,比如SII、Hα、OIII这些波段,于是他们使用对应波段的滤光片拍摄天体的照片。拍完以后的素材,除了用来科研以外,是不是也可以弄漂亮一点用于对公众展示呢?于是,有人把这些波段的照片,分别作为R、G、B的颜色通道混合在一起,这样得到的彩色照片,就叫伪彩色照片。照片的颜色不是真实的,不同颜色体现的是对应波段发射线的强弱。不过,这样的照片意外的好看,所以很多天文爱好者也开始拍摄这样的照片。这种照片最开始是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团队搞出来的,所以这样的伪彩色又有一个俗称叫“哈勃色”。
图2. IC1795鱼头星云
(图片来源:北京天文馆2019天文摄影师大赛;作者:付峥)
随着后期处理理念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现在真彩色和伪彩色也有一定程度融合的趋势。比如,某个星系的照片,总体上是真彩色的,但为了体现星系旋臂上的发射星云,一定比例混入了Hα通道的数据(这个通道下发射星云的表现力最好)。又比如,为了体现一个天体的复杂,有时会把可见光信号、红外信号甚至射电信号混合在同一张图上,这样的图就既是真彩色,又是伪彩色的了。
图3. 开满小红花的宇宙岛
(图片来源:北京天文馆2020天文摄影师大赛;作者:廖睿)
比如,图1的照片,作者没有详细说明数据来源的波段和后期处理的方法,不过看起来应该是真彩色的。图2是典型的哈勃色星云照片。而图3这张旋涡星系M33的照片,是一张典型的真彩色混合Hα通道信号的照片,Hα信号主要为了体现旋臂上小红花状的发射星云。
即便是最简单的RGB真彩色照片,也会因为白平衡的设置,或者后期处理的风格问题,导致同一个天体,不同人拍出来颜色会有一些 差别。
所以,我们欣赏一张美丽的天文照片时,不用过于纠结它的颜色是否真实了。我们更需要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波段信号的强弱,以及后期处理者的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