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动态

北京天文馆带队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载誉归来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5日

2025年8月11日至8月21日,第十八届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18th IOAA)在印度孟买成功举行。北京天文馆李鉴研究馆员担任团长兼观察员,包力卓助理研究员、宁远航助理研究员担任领队,带领来自全国4个省市地区的5名优秀中学生,代表中国参赛。中国代表队选手经由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选拔而出,并从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的288位选手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2枚金牌、2枚银牌及1枚铜牌的佳绩,载誉而归,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青少年的天文智慧与风采。 

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OAA)作为全球天文科学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赛事之一,自2007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参与国家和地区逐年增加,成为激发全球青少年天文学兴趣的重要平台,为不同国家学生交流和学习天文学提供机会。 

IOAA赛事由理论测试、数据处理、星图辨识、望远镜实操及天象厅观测等模块构成,系统检验参赛者天文与天体物理理论知识、观测实际操作以及观测数据处理等综合能力。本次赛事还设置了跨国团队协作挑战环节,将来自不同参赛队的选手随机组建为国际团队,操作射电望远镜测定银河系自转参数,考验了选手们的国际协作能力。配套举办的文化展演与学术海报展示等非竞技活动,为参赛选手搭建了多层次的科学兴趣交流平台。中国选手在积极参与各项赛事的同时,与各国代表队开展了学术文化交流,在天文专业知识方面获益良多。 

北京天文馆是IOAA在中国的唯一授权组队单位,持续选派队伍参与该项全球赛事。本次赛事期间,领队教师全程保障参赛工作,从赛前题目研讨、翻译审校到赛后的成绩复核与问辩环节,全方位确保竞赛进程顺畅及评审结果严谨。 

中国队选手在此次竞赛中的优异表现,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青少年群体在天文学科领域的专业素养及发展潜力,更有效促进了中国天文科普教育走向国际舞台。作为中国天文科学普及与教育的重要基地,北京天文馆将持续强化平台效能,着力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的天文学后备人才。

中国队及联络员Pratik在开幕式上合影


中国队选手和其他参赛队选手合作进行团队赛


中国队领队进行分数问辩


中国队选手在闭幕式上领奖


中国队在闭幕式上合影

中国队获奖情况

 

金牌 

顾凯风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吴梓霄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银牌 

施蕴哲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刘师存 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铜牌 

许修培 浙江省镇海中学

 

文:包力卓

图:李鉴、包力卓等


【上一篇】:微光汇聚 志愿同辉——2024年度北京天文馆“星级志愿者”名单揭晓

【下一篇】:空中课堂 | 宇宙中的“二踢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