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所在位置:首页 > 天文馆专委会> 新闻

“凝心聚力 推动天文科普协同发展” 天文科普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天文馆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8日

2025年4月8日,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天文馆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和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普委会”)联合举办的2025年天文科普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天文馆召开,专委会主任赵刚院士、普委会主任王晓锋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科普场馆、天文台、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25家单位的40余名天文科普工作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以“凝心聚力 推动天文科普协同发展”为主题,旨在总结2024年天文科普工作成效,科学谋划2025年重点任务,共同探索天文科普事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路径。

2025年天文科普工作交流会-会议现场.jpg

图.2025年天文科普工作交流会现场

本次会议由普委会委员杨斌副研究馆员主持,主要包括领导致辞、学会重点工作汇报、报告分享、交流研讨、后续工作安排等重要环节。

2025年天文科普工作交流会-赵刚院士致辞.jpg

图.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天文馆专委会主任赵刚院士致辞

会议初始,赵刚院士和王晓锋教授分别代表专委会和普委会作开场致辞。赵刚院士指出,专委会与普委会的目标高度一致,旨在凝聚全国天文科普工作者力量,推动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共同促进中国天文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他提出,未来两委应联合中国科学院天文科普网络委员会,通过组建全国天文科普工作联络群等机制,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强化各单位间信息互通与业务协作,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天文科普工作者之家”。针对未来工作重点,赵刚院士呼吁各单位加大对中西部等天文科普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全国天文科普事业的均衡发展。同时,他强调应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依托“流动天文馆”“科普大篷车”等特色载体,向沿线国家输出中国优质天文科普资源,包括主题展览、球幕科普节目、多语种科普视频等内容,呼吁具备条件的单位积极参与国际科普协作,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天文科普工作交流会-王晓锋教授致辞.jpg

图.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晓锋教授致辞

王晓锋教授在发言中系统回顾了普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包括天文科普品牌活动的建设与推广、科普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与成果等。他肯定了各单位在推动天文科普事业发展上所付出的努力,并指出,在政府指导和多方支持下,天文科普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展望未来,他建议进一步凝聚社会多元主体力量,深化资源整合与经验互鉴,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科普发展新格局,推动天文科普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专委会执行主任齐锐研究员代表两委秘书处,对2024年重点工作及2025年工作计划进行了简要汇报,并就两委未来工作重点,从提升天文科普教育水平、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普资源倾斜和帮扶、搭建全国性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加快推进天文馆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这五个方向进行了阐述。

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来自不同机构的15名代表,围绕各单位在天文科普领域的特色工作展开深入交流与分享。报告内容涵盖多个重要主题,包括各地天文场馆的建设与运维、天文科普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天文科普课程的开发与推广、数字化科普平台的建设与未来规划、科研机构科普工作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天文科普人才的培养与队伍建设、AI等新技术手段在天文科普中的创新应用、最新天象仪系统的演示与技术讲解、各地天文社会团体的发展现状,以及天文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情况。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围绕报告主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针对面临的问题和切实需求,展开了深度探讨,也就两委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开展天文科普方向的合作进行了磋商。

本次会议总结了我国天文科普领域的成果与经验,展示了优秀的科普理念与实践案例,推动了行业经验交流与创新,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推动两委天文科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会议不仅加强了学术团体间的协同联动,也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天文科普服务社会提供了新思路,对我国科学普及工作的深化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下一篇】:2023年“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天文馆与天文教育百年历程”伙伴工作坊在北京天文馆成功举办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100044) | 电话:(010)51583311、68312517 | 传真: (010)51583312
Copyright@ 1999- 北京天文馆 京ICP备050676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594号